• 區(qū)劃代碼:54242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“那曲”藏語意為“黑色的河流”。因而,“那曲縣”曾名“黑河縣”,源出境內怒江上游的那曲河。在明清時代,這里也叫“哈喇烏蘇”或“哈拉烏蘇”,這是蒙古語“黑河”的譯音。為了不致與我國黑龍江省的黑河地區(qū)重名,1960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,正式將西藏的“黑河地區(qū)”改名為“那曲地區(qū)”,歸其所轄的“黑河縣”也隨之改稱“那曲縣”!澳乔辈卣Z意即“黑河”,因黑河(那曲)流經境內,故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清王朝派兵平息了珠爾默特那木扎勒事件,并制定“善后章程十三條”,對西藏地方行政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。根據那曲所處的戰(zhàn)略地位,清王朝決定在那曲建立坎囊宗,并隸屬新建的西藏地方政府噶廈管轄?材易谟勺诮填^領(即堪布)和部落頭人(即囊宗)行使管理權?梢哉f這是藏北高原的第一個宗。1942年,噶廈地方政府設立絳恰基巧,管轄藏北牧區(qū)和拉薩以北的14個宗,那曲宗即為其中之一。當初的那曲宗名義上下轄7個大部落和51個小部落,而實際上卻只管30個小部落,稱為“雄巴”,其余21個小部落均屬西藏上層貴族或大寺廟所轄,稱為“格爾巴”或“格爾得”。1956年10月,自治區(qū)籌備委員會在那曲設立基巧辦事處,那曲宗即隸屬那曲基巧辦事處管轄。1959年10月,那曲縣人民政府成立,隸屬那曲專區(qū)管轄。原那曲宗所屬安多八部落同時劃歸安多縣。1970年,那曲專區(qū)改稱那曲地區(qū),那曲縣由那曲地區(qū)管轄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