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30637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《太平寰宇記》卷68寧邊軍博野縣:“以地居博水之野,故名!保ㄖ袊孛Z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時為鮮虞國地。戰(zhàn)國時先為中山國地,后沒于趙。秦代屬恒山郡。西漢始于此置蠡吾縣,屬涿郡。東漢永元二年(90年)更隸河間國,后改屬博陵郡。三國魏時屬河間郡。晉屬高陽國。北魏時蠡吾縣屬高陽郡。北齊時并入博野縣。隋代,博野于開皇三年(583年)隸瀛州,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改屬河間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博野縣更隸蒲州,五年改屬蠡州。貞觀元年(627年)改隸瀛州。永泰間(765-766年)改屬深州。五代初因之。后周顯德六年(959年)改隸定州。宋雍熙四年(987年),在博野縣置永邊軍。景德元年(1004年)改為永寧軍。宣和七年(1125年)軍廢,尋復故,仍領博野縣。金天會七年(1129年)博野縣改屬寧州。天德三年(1151年)改州名蠡州。博野縣仍屬之。元代至元三年(1266年)省博野縣東境入蠡州,西境入蒲陰縣。三十一年(1294年)析蒲陰縣東部地復置博野縣,屬保定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始徙博野縣至今治,屬祁州,三年改屬保定府。清代因之。1913年改屬范陽道,次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。1928年,始直隸河北省。1937年,屬河北省第十督察區(qū)。1938年9月,屬晉察冀邊區(qū)冀中區(qū)二專區(qū)。1940年秋,改屬冀中區(qū)十專區(qū)。1945年屬冀中區(qū)七專區(qū)。1949年8月1日,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(qū)。1954年4月24日,撤銷定縣專區(qū),將博野縣劃歸保定專區(qū)。1958年12月20日撤銷博野縣,并入安國縣。1962年3月27日,析安國縣復置博野縣,仍屬保定專區(qū)。1970年保定專區(qū)改稱保定地區(qū),博野縣仍屬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