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30535000000
    地名由來:1965年4月9日置臨西縣,因處臨清之西故名。該縣地處臨清縣西,故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西漢初置清淵縣,屬魏郡,治清陽城。始元至元鳳間(前86年至前75年),漢昭帝析縣北境封榆陽侯(國),治所在今臨西縣呂寨一帶。東漢仍之。三國魏時(shí)隸冀州部陽平郡。西晉咸寧中(275-279年)改稱清泉縣,屬司州部陽平郡。十六國后趙建平元年(330年),易名臨清縣(臨清之名始此),治所在今倉集鎮(zhèn)附近。前燕,改隸司州建興郡。前秦、后趙、魏仍之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清淵、臨清二縣南北并置,屬相州清河郡。清淵治清水,臨清徙治倉集鎮(zhèn),同屬相州清河郡。東魏,臨清縣改隸司州清河郡。北齊、臨清、清淵合并稱清泉縣,治清水,屬司州陽平郡。隋開皇六年(586年),復(fù)置臨清縣,屬冀州清河郡。開皇十六年(596年)析西境置沙丘縣。大業(yè)二年(606年),省沙丘歸舊屬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再度析置沙丘縣,屬毛州。貞觀元年(627年)復(fù)省沙丘入臨清,改屬河北道瀛州。大歷七年(772年),析南境置永濟(jì)縣,唐末廢,先屬魏州,后屬貝州清河郡,治張橋店(今址未詳)。五代后梁、后漢、后周臨清縣屬大名府,后唐屬興唐府澶州,后晉屬廣晉府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屬大名府。熙寧五年(1072年)省入宗城縣為鎮(zhèn),旋復(fù)設(shè)。金天會五年(1127年),屬河北東路大名府,為避水患,東徙治曹仁鎮(zhèn)。正隆二年(1157年)改屬大名府路恩州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屬大都路燕南河北道濮州。至順元年(1330年)屬中書省濮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屬山東等處行中書省東昌府。洪武二年(1369年),徙治中州紙馬巷。洪武七年(1374年)割堂邑會通鄉(xiāng)來屬。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。景泰元年(1450年)徙治磚城。弘治二年(1489年)升為臨清州,領(lǐng)館陶、丘縣。弘治末年(1505年)后,割威縣18村(實(shí)16村)來屬,孤懸域外。清初,臨清屬山東省東昌府。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升直隸州,領(lǐng)夏津、武城、丘縣。1913年降為縣,屬山東省濟(jì)西道。1914年屬東臨道。1926年改屬德臨道。1930年直隸于山東省。1942年劃臨清、威縣、清河三縣鄰接地域建宏毅縣。1945年臨清在威縣境內(nèi)的18村(實(shí)16村)復(fù)歸威縣。1946年臨清縣、市并置,屬冀南區(qū)一專區(qū)。1948年初改屬冀南行署一專區(qū)。1949年改稱臨清專區(qū)。1952年11月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(qū),12月改屬聊城專區(qū)。1958年臨清縣改稱市。1963年廢市稱縣。1964年12月析衛(wèi)運(yùn)河以西5個(gè)區(qū)置臨西工委,屬河北省邢臺專區(qū),駐河西。1965年4月9日置臨西縣,因處臨清之西故名。1970年隸邢臺地區(qū)?h駐地臨西鎮(zhèn)。國務(wù)院1993年6月19日批準(zhǔn)撤銷邢臺地區(qū),此縣劃歸邢臺市管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