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330481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《元史·地理志》載:“海寧東南皆濱巨海,自唐、宋常有水患。大德、延祐間亦嘗被其害。泰定四年(1327年)春,其害尤甚,命都水少監(jiān)張仲仁往治之,沿海三十余里下石囤四十四萬三千三百有奇,木柜四百七十余,工役萬人。文宗即位,水勢始平,乃罷役,故改曰海寧云。”《郡縣釋名》浙江卷上:海寧縣“取海濤寧謐之意也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王政二十五年(前222年)置由拳(初為長水)、海鹽縣(今海寧地域在兩縣境內)。東漢獻帝建安五年(200年)析海鹽、由拳地置海昌縣,為海寧建縣之始。三國吳大帝孫權黃武二年(223年),改海昌為鹽官縣,因地有鹽官(司鹽之官)得名,屬吳郡,隸揚州。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(558年)割吳郡鹽官、海鹽、前京三縣置海寧(“海洪寧靜”之意)郡,郡治鹽官;后主禎明元年(587年)海鹽縣并入鹽官縣,廢海寧郡,置錢塘郡,鹽官縣改屬錢塘郡(郡治錢塘即為今杭州)。元成宗元貞元年(1295年)因戶口增多,升鹽官縣為鹽官州(鹽官為中州,有5—10萬人);因州境東南瀕海,潮▉為患,泰定年間尤甚,故派官員監(jiān)筑石塘,至天歷二年(1329年)筑成塘岸,海水始寧,乃改州名為海寧州,屬杭州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海寧由州降縣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海寧復升縣為州,屬杭州府。1912年又改州為縣,屬錢塘道;1927年,廢道存縣,直隸浙江省政府;1935年7月,全省劃分為九個行政督察區(qū),海寧改屬嘉興區(qū),此為隸屬嘉興之始。1948年海寧又曾一度劃歸省直屬區(qū)。1949年5月7日,建立海寧縣人民政府,縣治設在硤石,隸屬嘉興地區(qū);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,海寧隸屬嘉興市;1986年11月,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,由省直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