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22826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改土歸流。冬月并大田千戶所、唐崖、金峒、龍?zhí)吨T土司地,置咸豐縣,蓋取“咸慶豐年”之意。據(jù)《明史·地理志》載: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閏四月,以散毛宣撫司之“大水田”置大田軍民千戶所,清改設(shè)咸豐縣,當(dāng)取“豐收”之意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屬巴子國地;戰(zhàn)國屬楚巫郡地;秦屬黔中郡;漢屬武陵郡;三國兩晉南北朝期間,先屬建平郡,后與來鳳合為鳥飛縣,屬資田郡,隋時(shí)與來鳳縣合為開夷縣,屬清化郡;唐屬清化郡清化縣;五代為羈糜感化州;宋為羈糜懷遠(yuǎn)州;元時(shí)土司分治,先后置散毛、唐崖、龍?zhí)吨T土司;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,割散毛司地之半置大田軍民千戶所,治所大水田,實(shí)行土流兼治,龍?zhí)兑员比杂商蒲、金峒、龍(zhí)度了痉种。清雍正十三年?735年)改土歸流。冬月并大田千戶所、唐崖、金峒、龍?zhí)吨T土司地,置咸豐縣,蓋取“咸慶豐年”之意?h治大田軍民千戶官署地,至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9月,縣屬施南府。1912年廢府存縣,直屬湖北省。1915年改屬荊南道,1925年改屬施鶴道,1927年廢道復(fù)直屬于省,1928年改屬鄂西行政區(qū),1932年屬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9年11月成立咸豐縣人民政府,屬恩施專區(qū)。1970年改屬恩施地區(qū)。1983年12月1日改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