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51042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置鹽邊巡檢司,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升為鹽邊廳,設(shè)通判直屬寧遠府。1913年改廳為縣,因地處鹽源之邊,故名鹽邊。本鹽源縣南境阿所拉地,清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置阿所拉巡檢,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置鹽邊廳。1913年改鹽邊縣。以在舊寧遠府邊地,故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鹽邊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。夏禹時屬梁州,周秦為笮地。漢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大作縣于敢魚場、屬越西郡。東漢末大作縣隸定笮縣(含鹽源)。唐高宗永微三年(625年),置昌明縣于健康鎮(zhèn)附近。唐肅宗至德二年(757年)沒于吐蕃。懿宗咸通三年(816年)為南詔蒙氏據(jù),廢昌明縣置香城郡于鹽源,鹽邊為香城郡地。宋時香城郡屬大理國地方政權(quán)管轄,更名賀頭甸。元初為落蘭部,元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年)設(shè)鹽井管民千戶,轄鹽源、鹽邊地;至元十七年(1280年)置潤鹽州,后改為柏興府潤鹽縣轄地。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鹽邊為鹽井衛(wèi)轄地,明永樂元年(1403年)置馬喇長官司于惠民,隸鹽井衛(wèi)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改鹽井衛(wèi)為鹽源縣,屬四川寧遠府。嘉慶二十二年(1817年)置鹽邊巡檢司,宣統(tǒng)元年(1909年)升為鹽邊廳,設(shè)通判直屬寧遠府。1913年改廳為縣,因地處鹽源之邊,故名鹽邊。1935年隸四川省十八行政督察區(qū),1939年西康建省改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(qū)。鹽邊縣1950年3月21日起,屬西康省西昌專區(qū)。1965年將同德、民政、銀江、務(wù)本四鄉(xiāng)劃歸渡口市金江區(qū)。1978年10月鹽邊劃入渡口為市轄縣。1990年7月1日省、市將仁和區(qū)所屬紅格、新九、和愛、新民、安寧5鄉(xiāng)劃歸鹽邊管轄?h人民政府駐地健康鎮(zhèn)。******1991年5月3日批準將鹽邊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健康鎮(zhèn)遷至安寧鄉(xiāng)大坪地。